2.錯誤想法二:“你詐唬我”
打牌是一種信息管理的遊戲。德州撲克博弈論分析中就講過“最佳詐唬頻率”。
假如你以一個正確的頻率在不一樣牌況中詐唬,那麼無論對手跟或不跟都對你沒影響。
同理,對手也會有個“最佳跟注頻率”,這個頻率指的是就算對手是在詐唬,
這個跟注也不虧,而且或許會收穫額外有價值的信息。
然而,現實生活中的德州撲克玩家對“最佳跟注頻率”的把控很糟糕,涉及詐唬牌局時太過於自負。
這類對手大家能夠想像,畏畏縮縮的不棄牌,打中牌時喜笑顏開。
所以他們會跟,懷疑的時候會跟,就算不那麼肯定對手是在詐唬時還是會跟。
很明顯假如牌桌上有這類玩家,少詐唬他。